福建茶叶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分析及其对策研究
福建茶叶产量和出口量一直以来在全国名列前茅。2017年,福建产茶45.2万t,毛茶产值达235亿元;茶叶出口量1.95万t、出口值2.3亿美元,均位居全国前列;茶叶主要出口日本、新加坡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[1]。福建既是古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,又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,这为福建茶叶出口和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一、福建茶叶对外贸易的优势
1.贸易历史悠久
唐朝,泉州与福州港就开始出口茶叶,泉州港到南宋时已十分繁盛,被作为“海上丝茶之路”起点[2],福建茶叶被世界所知晓。明朝,郑和七下西洋中,福建负责供给的主要物资之一就是茶叶[3],茶叶被用于与各国进行物物交换。17世纪初,武夷红茶远销欧洲,饮茶风尚很快在欧洲的上层社会流行起来。18世纪武夷山茶叶销往恰克图,被誉为“万里茶路”。这些早期的茶叶贸易活动和新中国成立之后积极拓展国际市场,为今后闽茶走国际化的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至今,福建茶叶仍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茶叶消费者中享有盛誉,成为世界人民交往、交流的重要媒介。
2.资源独特丰富
福建境内八山一水一分田,山清水秀,生态环境得天独厚,自古以来就是最适宜种植和生产茶叶的地区,全省森林覆盖率连续36年全国第一,达到69.8%。福建是茶树品种资源大省,国家级和省级茶树良种数量和种类均列全国第一,有着“茶树品种宝库”之称。福建首创乌龙茶、红茶、白茶、花茶等茶类,是名副其实的特种茶产区,同时也是绿茶生产大省,传统的六大茶类占有其四。优越的生态环境,丰富的资源,精湛的技艺为福建作为茶叶大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3.注重品牌打造
近年来,福建省注重茶叶品牌建设,不断提高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。目前武夷岩茶、安溪铁观音位列中国茶叶十大区域公用品牌,福鼎白茶则为优秀区域公用品牌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稳步推进,截至2018年6月福建省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茶产品10个,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茶产品10个,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2个。名牌产品打造初具规模,目前,福建茶产品之中,中国名牌(农)产品6个,中国驰名商标23个,省级名牌产品97个。初步形成涵盖全省各大茶类和产区的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知名品牌。
4.重视人才培养
目前,福建省各类各层次学校开设有茶叶专业或涉茶专业,现有本科院校3个,大中专院校7个,每年培养毕业生700多人。满足各类茶叶专业人才、技术推广人才培养需求。各级农技推广部门经常通过组织专家开展茶叶专题培训等,强化对基层茶叶技术推广干部的业务培训指导,打造一支活跃在八闽大地上的茶叶技术干部队伍。茶叶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,为了公司自身业务拓展的需要,也培养了大批的生产、加工、销售、管理等方面的人才。
5.对外贸易企业运行良好
目前,福建省对外茶叶贸易的企业整体运行情况较好,这对福建茶叶的顺利出口较为有利。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出口备案基地和有机茶园约2 530 hm2,先后取得了欧盟ECOCERT、日本JAS、美国NOP等认证,2016年获得出入境检验检疫最高信用管理AA级的认定,其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,目前是国内国外市场兼顾的全产业链茶叶企业。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目前有销售网点13 000多个,生产六大茶类150多个品种的产品,出口海外58个国家和地区,受到世界茶叶消费者的喜爱,其国际业务占比为12%。
二、福建茶叶对外贸易的劣势
1.质量管控有待加强
福建省出口茶叶卫生质量有待提高,出口日本和欧盟的茶叶曾被通报不合格。出口到日本的茶叶被通报批次中,因农残超标而被通报的比例占最高。2018年1—5月,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(RASFF)对进口中国7个批次的茶叶进行了通报,主要包括蒽醌、唑虫酰胺等农残超标,铝超标等问题。
2.有待打造国际知名品牌
近年来,福建省十分重视茶叶品牌的打造,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引导企业不断宣传和培育自身品牌,国内外品牌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。如“八马”“日春”“华祥苑”等品牌已在国内市场打开了局面,但是福建茶叶品牌在国外广大消费者中的影响力还远远不够,在国际上还没有让人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。安溪铁观音、正山小种、武夷大红袍和茉莉花茶等在国内外虽已有一定的影响力,但由于目前福建茶叶企业从体量、人才、渠道上还都比较弱,缺少国际大型茶叶企业。因此,品牌所依附的载体弱小,导致福建茶叶很难快速被世界消费者所接触和认识,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知名品牌的打造。
3.国际市场占有率还不够
国际茶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,印度、斯里兰卡和肯尼亚等茶叶生产国占据了国际市场的较大份额,日本和欧盟一直以来都是福建茶叶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,福建茶叶在国际市场竞争艰难,市场占有率较低。
三、福建茶叶对外贸易的机遇
1.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,带动茶叶贸易的增加
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建设“丝绸